張艷偉是2012年受張子玉董事長資助的貧困大學生,本科就讀與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車輛工程專業,2016年考人上海同濟大學車輛工程專業讀研,研究方向為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(BMS),同上汽大眾簽了三方協議,畢業后將到上汽大眾新能源部門BMS組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(BMS)工作。
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·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,翌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,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并,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,1923年正式定名為大學,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,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,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。
張艷偉在讀研期間,先后在上海松岳電源有限科技公司和上汽大眾實習,深入接觸了BMS的軟硬件,系統架構等,為他后續的深入學習打下了基礎。選擇大眾是因為他的研究方向與新能源車國家重點投入的方向一致,是前景比較好的行業。
當張國生主席說明我們此行的目的并轉達張子玉董事長的問候時,他說:“泰化扶貧以及資助貧困大學生是一項意義非常深遠的工程。像我這樣家庭比較貧困的大學生,雖然考上了大學,但學費對我的家庭是一個不小的壓力。張叔叔扶貧濟困的義舉幫我解決了經濟壓力,令我在大學里心無旁騖地專研學習,找到了較好的工作,使我的家庭擺脫了貧困。請張主席轉達我對張叔叔無私幫助的感激之情。”
(勇木)